Z 世代摆脱金钱焦虑,投资理财全攻略
物价高涨与升息周期下,股市大幅修正,经济前景蒙尘。对於 Z 世代(泛指 1995~2009 年出生的族群)投资人而言,会是一场长期拉锯战,其中有些人自我调侃是「少年骨神」,其帐面损失已达可承受幅度的顶端,不知道此时该停损,还是继续「凹单」等待回档?
此外,有另一群年轻人属於月光族、躺平族,他们自嘲没钱,不曾想过投资理财,究竟 Z 世代还可以怎麽做,来提升理财能力并解除金钱焦虑?
不确定的市场与人生正是磨练的最佳时期,此时,资历尚浅的 Z 世代与其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,倒不如参考理财达人的经验,有助於提升个人的理财基本功。
本刊专访具有「江菲特」称号的财经作家江季芸(以下简称江),以及知名理财 YouTuber「懒钱包 Lazy Wallet」抠抠(以下简称抠),藉由 2 位资深代与新生代理财达人的访谈,提供 Z 世代投资理财的秘诀与应对市场修正期的方法。
给陷入投资困境年轻人的理财建议
Q:根据 2 位观察,年轻投资人会陷入目前的投资困境,原因是什麽?
江:自从疫情爆发以来,无论是小至个人的生活、工作,大至金融环境都受到影响,其中,各国政府为挽救经济颓势,纷纷推动量化宽松(QE)政策,也就是藉由增加货币供给,降低借贷成本,来提供市场足够的资金。
於是股市涌入热钱,呈现多头局面,让没有投资经验的年轻人认为,只要进入股市,就能轻易地赚钱致富,并透过听明牌、网路错误资讯来买股票。在股市多头时,很容易就能赚到钱,让投资人信心大增;近期因应通膨,主要国家央行快速升息,使得股市短期内大幅修正,年轻投资人因缺乏经验而措手不及。
我认为年轻投资人会陷入目前的投资困境,主要原因有 4 个:缺乏财经基础观念、忽略风险管理、高估自身财务状况、过度自信。
抠:观察年轻投资人,部分人其实对选股没有概念,也就是不知道为什麽要买股票,他们只是因为看到身边的亲友买而跟风投资,如果根基没打好就贸然进入市场,短线杀进杀出,即使能赚到一些快钱,却因为没有评估个人的风险承受度,急功近利而造成大笔亏损。
Q:如何建立投资理财的正确心态,来应对股市下跌?
抠:我的建议是,首先检视持股,若是买个股,应了解个股基本面,分析该企业的财务与获利情况;买 ETF 则应清楚成分股的选股原则,并衡量这些企业的市场表现。如果都熟悉所持有的标的,即使遇到市场震荡期也不至於过度担忧,毕竟景气循环会周而复始。
对於年轻投资人,建议首先从大盘型 ETF 开始投资,如元大台湾 50(0050),这类型 ETF 通常广泛投资整个市场,有助於分散风险;想领现金股利,希望每年能有现金流运用的人,则可参考配息型 ETF,如元大高股息(0056)。了解 ETF 选股原则与投资风险後,即使没时间看盘、资金有限,也能透过定期定额,来执行投资计划。
其次,最重要的是,一定要用闲置、非短期会用到的资金来投资,且制定至少投入 10 年的长期投资计划,较能不受短期市场修正的影响。
江:我的看法则是,建立投资理财的正确心态并非一蹴可几,且每个人对於「正确」定义不同,年轻投资人不妨多方涉猎,来找到符合个人投资的价值理念。
建议先培养投资观念,并从股票与 ETF 入门,来拟定投资计划。以我采用价值投资策略为例,4 个执行步骤为:①确定资金来源与金额、②设定投资目标(预期成果)、③规划需多久时间达成目标、④投资方法。
举例来说,A 运用打工所累积的 10 万元,预计用 1 年来让股票市值增加到 13 万元,先用价值指标筛选出观察名单,并等待股价来到近 3 年的历史相对低点买进,万一买进後价格持续下跌,应续抱且领取股利,若有机会达到 3 成涨幅则卖出。
从记帐开始 强化理财力量
Q:根据财金智慧教育推广协会公布「2022 年全台青年财金素养调查」,全台青年(高中职各年级学生与大学校院各年级学生)财金素养仅 56.3 分,2 位会建议年轻人如何增强理财能力?
抠:对於还在求学的学生,通常可用於理财的资金来源为父母给的零用钱以及打工薪水,实际能用於投资的资金有限,建议先培养存钱习惯,并建立对金钱的概念。
出社会後,一般上班族每月都可领取固定薪资,就能进一步做收支管理、准备紧急预备金,并落实记帐来检视支出,提供 2 个秘诀作为参考。
- 将每月薪资分配比例来运用:每月收到薪资後,可根据储蓄与投资、生活费、每月固定支出等项目按照比例运用,并谨记「先储蓄、後花费」,就能避免领薪後乐於消费犒赏自己,而忽略储蓄。
- 记录大笔花费:记帐并非记录流水帐,而是要能够协助自己管理财务,可藉由记下金额较高的花费,并在检视帐目时想想 2 件事:当时为什麽要买这个物品?这笔花费是想要还是需要?有助於减少不必要的支出,来提高储蓄率。
江:关於这份问卷,如果是请成年人作答,说不定结果也很相似,因此不能责备年轻人。
目前在台湾的教育体制中,学校课程虽然有教导一些财务金融相关知识,但内容较艰深,学生学习後也不知道如何应用,甚至考试完就忘记了;且部分父母也未必具备财金素养,因此很少与子女在日常中谈论理财话题。
若有机会调整课程内容,并翻转财商知识的教育方法,让孩童从小慢慢扎根,便能提升未来全体国民的财商素养,期盼理想终能实现。
做 3 件事情消除「金钱焦虑」
Q:在年轻族群中,还有一群年轻人是「不做」投资理财,2 位认为原因会是什麽?
抠:观察身边年轻朋友,没有投资理财的习惯主要有 3 个原因。
原因 1:每月薪资几乎都用於生活必要开销,没有多余的钱理财。
原因 2:认为投资理财太困难,现阶段不想了解,等到有更多的资金或是年纪再大一些,再来考虑。
原因 3:家中长辈认为投资像是赌博,也影响自己对於投资的看法,担心进入股市後无法承受亏损。
江:我则是从 5 个型态来探讨年轻人为什麽不做投资理财。
型态 1:资源匮乏型。有些年轻人因家庭背景,须自行负担学费、房租、偿还就学贷款等费用,甚至是肩负家庭经济责任,每月薪资所剩无几,无力投资理财。
型态 2:资源充足型。与资源匮乏型相反,也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,通常父母会给予最好的资源,其子女无须担忧金钱,或是父母很会投资,会代替子女操盘。
型态 3:躺平族。认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,自己再努力也存不到钱买房,乾脆直接躺平,进行无声抗议。
型态 4:无忧患意识型。如同抠抠观察,部分 Z 世代觉得应趁年轻好好享受生活,等年纪大再投资。
型态 5:长辈错误示范型。有些长辈曾因投资失利,而禁止子女投资股市;或是因父母投资惨赔,年轻族群为了保护存款而不贸然投资。
Q:建议做哪些事来增加对投资理财的兴趣,进而提高储蓄率?
抠:我用前面提到的 3 个不做投资理财的原因,分享 3 个改善方法。
改善方法 1:每月领到薪资後,记得先将部分薪资付给自己,可用自动转帐存入储蓄帐户,其余薪资则分配到支出帐户,并按照预算比例来花费,就能兼顾储蓄与支付生活费。
改善方法 2:事实上,能及早开始投资理财较佳,如今有定期定额的方式,适合年轻人小额投资,并坚持长期投资,也就是领到配息後再投入,来增加复利效果,长时间累积的财富相当可观。
改善方法 3:有纪律的长期投资并不是投机、赌博,而是能累积资产的方式之一,若有机会,建议向年纪较长、有良好投资习惯的亲友请教,参考其执行投资计划的方法,并调整个人的投资策略,有助於提高绩效。
再次提醒年轻投资人,一定要用闲置资金做投资,并专注本业,持续精进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能,当收入提升,就有更多的资金可用於投资,让投资效益更显着。
江:对金钱毫无概念的年轻人,可从记帐开始做起,并练习分配预算、拟定储蓄计划,当储蓄帐户的钱越来越多,理财信心也就越大,会更有动力了解进阶的投资理财方式,即使是资源匮乏的年轻人,也有机会翻转自己的财务状况。
建议年轻人养成每天阅读财经时事的习惯,掌握最新产业发展与国内外的金融现况,并透过阅读书籍,慢慢培养对财经的兴趣,会发现投资理财没有想像中困难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6 成以上青年不清楚的 5 个理财知识
- 68% 不确定劳工退休金是企业一定要提拨、个人也可自愿提拨。
- 66% 不清楚薪水须被扣除哪些项目,例如综合所得税、劳保、健保等。
- 63% 无法判断如何选择投资工具,从年轻开始创造最多收益。
- 61% 不清楚学历与薪资的关系。
- 61% 不清楚营业税会让买东西的价格变贵。
Z 世代提升财商 4 方法
综合江季芸与抠抠的建议,年轻人可以做 4 件事来加强财商。
- 观看理财型影音频道:透过 YouTube 和 Podcast 等影音频道,来接触投资理财领域,有助於初步了解投资理财的方法。
- 阅读投资理财书籍:为了稳固理财基础,建议阅读经典着作如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以及股神巴菲特、查理.蒙格等大师的作品,来建立投资理财的观念,并持续累积资金,滚大投资部位,让复利效果更显着。
- 落实记帐:记录较大笔的支出与检视消费原因,每月定期分析每一笔开销的必要性,来做好收支管理。
- 定期定额投资:透过每月定期定额,资金不多也可以执行投资计划,并建议挑选大盘型 ETF,分散风险又能省下看盘时间。
新鲜人必学 4 个无痛理财心法
- 先储蓄後花费
- 坚持长期投资
- 专注本业来提高收入
- 向熟识且具稳定投资绩效的亲友请益投资理财技巧
本文精采内容来自2022年12月号《Money钱》,掌握最新投资理财资讯,请锁定2023年1月号《Money钱》
(图:shutterstock,仅为示意 / 本文内容纯属参考,并非投资建议,投资前请谨慎为上)